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
有时弦管收筵促,无数凫鹥逆浪来。
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
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诗句:
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
时有弦管收筵促,无数凫鹥逆浪来。
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
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译文:
环绕的岸边覆盖着青草和枯萎的老苔,面朝山亭的树木依偎在潭边。有时宴会上的乐声渐渐收束,无数的野鸭逆流而飞。步入龙祠群木已变得古老,风吹过惊扰了渔船发出回响。人们都说郭恽曾经游历此地,谁能看见当初泛舟饮酒的情景。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南潭。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南潭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首先,诗人以“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勾勒出南潭周围郁郁葱葱的草木与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有时弦管收筵促,无数凫鹥逆浪来”描绘了人们在潭边举行的宴会,随着音乐声渐弱,众多野鸭逆流而上,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生动的氛围。最后,“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以及“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和传说的提及,使读者对南潭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汇注释:
- 匝岸:指环绕湖岸。
- 青芜:青绿的草丛。
- 掩古苔:覆盖着古老的苔藓。
- 面山亭:面对着一个亭子,可能是供人休息或观赏之用。
- 枕潭开:像枕头一样倚靠着清澈的水面。
- 弦管:古代乐器的一种,此处形容宴会上的音乐声。
- 凫鹥(fú yī):即野鸭,是水鸟的一种。
- 逆浪来:逆流而上的景象。
- 龙祠:可能指的是一个供奉龙神的地方,象征着神秘和敬畏。
- 群木:成排的树木,暗示年代久远。
- 风惊:风吹动了什么,这里指渔夫的船只因风而动发出声响。
- 郭恽:唐朝的一位官员,此诗可能引用其游历南潭的故事作为背景。
- 泛玉杯:泛指饮酒的动作,玉杯通常指珍贵的酒杯,此处形容饮酒时的奢华景象。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潭的自然美和文化意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这一地方深厚的情感。通过对南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