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原南北旧萧疏,高木风多小雪馀。
半夜病吟人寝后,百年闲事酒醒初。
频招兄弟同佳节,已有兵戈隔远书。
肥马王孙定相笑,不知岐路厌樵渔。

【注释】

古原:指荒凉的原野。萧疏:草木稀少的样子。

高木:高大的树木。风多小雪馀:意思是说在大风中,只有树上的小雪没有落下来。

病吟:生病时吟诗。人寝后:半夜。

百年闲事:一生所经历的事情。

兵戈:兵器。隔远书:被隔断的书信。

肥马王孙:形容生活优裕的人。相笑:相互嘲笑。

岐路:岔道,比喻分界的地方。厌樵渔:厌恶打柴、捕鱼。

【赏析】

此词作于北宋靖康之乱之后,当时作者客居异乡,心情郁愤。上阕首句即点明“客恨”,下三句写夜半病吟、酒醒、兄弟团聚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故人的情怀,以及渴望早日回归的愿望;中二句写自己身遭变乱,不能与兄弟团聚,只能以酒消愁;下四句写自己身遭变乱,不能与兄弟相聚,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期忘却忧患。全词意境沉郁悲凉,感情真挚感人。

【译文】

古原南北旧萧疏,高木风多小雪余。

半夜病吟人寝后,百年闲事酒醒初。

频招兄弟同佳节,已有兵戈隔远书。

肥马王孙定相笑,不知岐路厌樵渔。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作者客居南方时所作。当时北宋灭亡,南宋王朝偏安江南,词人感慨国家兴亡,身世飘零,表达了他渴望回到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策的不满。

上片开头就点题:“客恨”。这是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篇的感情基调。“古原南”两句,写词人客居南方,看到古原上的高树,因风势大而吹掉了树枝上的积雪,又听到深夜里传来的阵阵虫鸣声。这种景象,很容易引起思乡之情。“高木风多小雪馀”,一个“多”字,突出了风势之大,连树上的小雪都被吹走了。“小雪”二字,更增添了一种凄冷的气氛。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也暗含着词人内心的感受。

过片“半夜病吟人寝后,百年闲事酒醒初”两句,承上启下。这两句是说词人在半夜里因病吟诗,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睡下;醒来以后,想到一生所经历的那些事情,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不如趁着酒力未尽,好好享受这短暂的欢乐时光。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说的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也是词人对自己身世的一种感慨。这里,词人用“病吟”、“酒醒”来表示他心情的不安定,同时通过“百年闲事”这一形象的概括,表明他对过去的一些所谓功名利禄之事并不留恋,而是把它看作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频招兄弟同佳节,已有兵戈隔远书”两句是说词人常常想念兄弟们,希望能和他们一起欢度佳节;但眼下却因为战争的原因而无法和他们见面。这里,词人运用反衬手法,把词人思念兄弟的心情写得更加深沉。“已”字说明词人已经感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结拍两句是说:即使这样,我也还是想回到故乡去。“肥马王孙”是形容那些过着优裕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条件比一般人要优越得多;而“厌樵渔”,则是指厌倦了这种艰苦的生活。这两句是说:那些过着优裕生活的人们是不会懂得我的苦衷的,因为我现在正处在一种十分艰难的境况之中。最后两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岐路”是歧路口的意思,比喻词人所处的困境。“厌樵渔”则是说我现在连打猎捕鱼这样的粗活都不愿意做,只想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起来。这两句是对前面所写的词人内心感受的一个总结。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恢复中原的志向;另一方面,他又深深地感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正是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中,词人才写出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词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