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
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
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
今宵寒月近,东北扫浮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时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分析其作用。
“晚眺”的意思是:夕阳下远望。
首联“杖策倚柴门”“泉声隔岸闻”,点出了诗人的观察位置是柴门外,所见之景是泉水之声。
颔联“夕阳诸岭出,晴雪万山分。”写傍晚时分,太阳下山,余晖洒在群山之上,山峦轮廓分明;阳光照射在雪面上,使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周围的山峰也映照得分外清楚。
颈联“静对豺狼窟,幽观鹿豕群。”“豺狼窟”指野兽的巢穴;“幽观鹿豕群”是指静静地观看着鹿群和野猪的聚集。
尾联“今宵寒月近,东北扫浮云。”“寒月近”指的是月亮即将升起。“扫浮云”是指用箭将天空中的云朵射掉(即用弓箭将浮云射散)。
【答案】
译文:
我拄着手杖靠在柴门上,听见泉水的声音隔着河岸传来。
夕阳下的诸山露出峰顶,晴天的雪覆盖了万山。
静悄悄地面对着狼獾的洞穴,幽深地观赏着鹿群和野猪聚集。
今夜寒月将要升起来,我将从东北方向驱除云雾。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傍晚时的所见所闻和所见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首句交代了自己观察位置——柴门外。第二句写自己耳听的景象。第三四句写眼前景色:傍晚时分,太阳下山,余晖洒在群山之上,山峦轮廓分明;阳光照射在雪面上,使雪反射出耀眼光芒,将周围的山峰也映照得分外清楚。第五句写自己眼观景象:静静地看着野兽的巢穴,幽深地观赏着鹿群和野猪的聚集。最后两句写自己想象中的景色:今夜寒月将要升起,我将从东北方向驱除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