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残丝曲》。下面是对每句的释义以及关键词的解释: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 “垂杨”指的是杨柳树,常在春天生长茂盛。“叶老”指树叶开始凋落。“莺哺儿”描述的是春末时节,黄莺正在喂养雏鸟。“残丝欲断”描绘了柳树上残留的部分已经快要断裂。“黄蜂归”指的是黄蜂开始寻找食物,准备过冬。
  1.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 “绿鬓年少”形容年轻男子的发色为绿色,“金钗客”指佩戴着金色饰物的年轻女子。“缥粉壶中沈琥珀”中的“缥粉”可能是指一种淡青色的酒或其他饮品,而“沈琥珀”则可能是指琥珀色的沉淀物,这里的“沉”字可能是形容词或动词,表示琥珀被酒液覆盖。
  1.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 “花台欲暮”意味着春日将尽,花朵开始凋谢。“落花起作回风舞”描述的是落花随风旋转飞舞的情景。
  1.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 “榆荚”指的是榆树的果实,常在春天成熟。“相催不知数”形容榆荚的数量很多,似乎数不过来。“沈郎青钱”指代的是古代钱币的一种形式,可能是铜质的。“夹城路”可能是指城市之间的小路或者城墙附近的道路。

翻译:

  1. 垂杨的叶子变老,黄莺在喂养小宝宝,细丝即将断开。
  2. 年轻的姑娘们,佩戴着金色的饰品,缥色的酒中琥珀沉淀。
  3. 花坛上的花朵将要凋谢,落花随风起舞,仿佛在跳舞。
  4. 榆树果实多到无法计算,青钱在夹道的路上飘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意象,如“绿鬓”“金钗”“缥粉”,以及“黄蜂”“落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非常明显,如“残丝欲断”与“花台欲暮”,“落花起作回风舞”与“榆荚相催”,都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整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