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客游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译文:
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千里之外漂泊,阳光温暖着南山的石头。我不去拜见承明庐,而是作为平原上的一个过客。四季分别的时候,我都要去祭扫祖庙,离开了故乡已经三年。我常常弹奏剑歌,回家后要询问何时才能把破帛剪开?

注释:

  1. 客游: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异乡的心境与经历。
  2. 悲满千里心: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悲伤和孤独感。
  3. 日暖南山石:阳光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4. 不谒承明庐:不去拜访承明庐,即不去求官。
  5. 老作平原客:形容自己已年老体衰,成为平原上的一位客人。
  6. 四时别家庙:四季分别的时候都要离开家族的宗庙祭拜。
  7. 三年去乡国:离开家乡已有三年时间。
  8. 旅歌屡弹铗:经常弹奏着剑歌。铗在这里是剑的一种形式。
  9. 归问时裂帛:回家时询问何时能够把破旧的布匹剪开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生活的诗作。诗人以简洁的文字,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在异地他乡漂泊的艰辛和内心的哀愁。首句“悲满千里心”便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接着,“不谒承明庐”表明了他不愿为官、追求自由的心态。然而,岁月如梭,诗人已步入晚年,不得不作为“平原客”四处飘零。“四时别家庙”一句,更是凸显了他在异乡无法定期回到家族宗庙祭拜的痛苦。而“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和对家的思念。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