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
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
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
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蜀主相诸葛,功高名亦尊。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曹伯任公孙,国亡身不存。社宫久芜没,白雁犹飞翻。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译文及赏析

第一联

  • 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翻译:在成都城外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那里有茂盛的柏树。
  • 赏析:诗人首先描绘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祠堂位置的好奇和探寻之情。通过“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景象,不仅写出了祠堂周边环境的宁静与肃穆,还烘托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第二联

  •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翻译: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 赏析:此联描写了武侯祠内部的景象,碧草映衬着台阶,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而黄鹂虽在树上歌唱,却无法传达它们内心的欢喜,反映出一种静默的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第三联

  • 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翻译:多次邀请下共商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诚耿耿。
  • 赏析:此句赞美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忠诚,也反映了他受到后世敬仰的原因。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传颂千古,成为智慧与耐心的象征。同时,“两朝”表明了诸葛亮的忠诚和卓越贡献跨越了不同的政权。

尾联

  • 诗句:勿言君臣合,可以济黎元。为蜀谅不易,如曹难复论。
  • 翻译:不要认为只有君臣才能成功,蜀汉能实现这样的伟业并不容易,就像曹魏一样难以再论。
  • 赏析:尾联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它不仅是对前文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即使是君臣关系,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更何况是在群雄割据、战乱不断的三国时期。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诸葛亮功业的高度赞扬,也揭示了他对于治国安邦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