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和节的庆祝之情,以及他希望与群臣共度佳节的愿望。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析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 “至化”意指最高的教化,“恒在宥”表示这种教化永远存在于宽恕之中。
  • “保和兹息人”意为保持和平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安心生活。
  1.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 “推诚”是指真诚待人,“抚诸夏”表示安抚四海之内。
  • “与物长为春”意味着与万物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1.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 “仲月”指的是农历四月,“风景暖”表示天气温暖。
  • “禁城”是指皇宫或官府所在地,“花柳新”描绘了京城春天的景象。
  1.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 “芳时”指的是美好的时节,“协金奏”表示和谐的声音。
  • “赐宴同群臣”说明皇帝赐宴给群臣,共同欢庆这个美好的日子。
  1.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 “丝竹”是指古代乐器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岂云乐”表示这些乐器并不代表真正的音乐。
  • “忠贤惟所亲”意味着忠诚贤能的人才是皇帝亲近的人。
  1.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 “庶洽”表示普遍满足,“洽朝野意”意味着让朝廷内外的人都满意。
  • “旷然天地均”意味着皇帝的恩泽如同天空和大地一样广阔无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和节的描述,展现了皇帝的仁爱之心和对臣民的关怀。诗中的“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与繁荣的追求;而“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和贤能的重视。最后,“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