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节到了,清晨阳光晴朗,
四郊烟霭笼罩空荡荡。
天空清朗白露洁,菊花盛开在丛丛。
寡德感激天恩赐,顺应时令休息工役。
哪里想歌舞宴钟乐,只愿君臣和睦同。
至诚之化在亭育,相辅相成资始末。
不知康衢咏新诗,仰望唯愿国年丰。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节到了,清晨阳光晴朗,
四郊烟霭笼罩空荡荡。
天空清朗白露洁,菊花盛开在丛丛。
寡德感激天恩赐,顺应时令休息工役。
哪里想歌舞宴钟乐,只愿君臣和睦同。
至诚之化在亭育,相辅相成资始末。
不知康衢咏新诗,仰望唯愿国年丰。
更看明月照高楼出自《句》,更看明月照高楼的作者是:李适。 更看明月照高楼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看明月照高楼的释义是:更看明月照高楼:再抬头仰望,皎洁的明月正照亮着高耸的楼阁。 更看明月照高楼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看明月照高楼的拼音读音是:gèng kàn míng yuè zhào gāo lóu。 更看明月照高楼是《句》的第2句。 更看明月照高楼的上半句是
玉殿笙歌宜此夜出自《句》,玉殿笙歌宜此夜的作者是:李适。 玉殿笙歌宜此夜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殿笙歌宜此夜的释义是:玉殿笙歌宜此夜:指在玉殿之中,笙歌欢宴,正是适合这个夜晚的景象。形容夜晚的宫殿中欢声笑语,音乐悠扬,十分热闹和宜人。 玉殿笙歌宜此夜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玉殿笙歌宜此夜的拼音读音是:yù diàn shēng gē yí cǐ yè。
浮觞曲水滨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浮觞曲水滨的作者是:李适。 浮觞曲水滨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浮觞曲水滨的释义是:在曲水边饮酒。 浮觞曲水滨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浮觞曲水滨的拼音读音是:fú shāng qū shuǐ bīn。 浮觞曲水滨是《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的第12句。 浮觞曲水滨的上半句是: 何必尚耽缅。
何必尚耽缅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何必尚耽缅的作者是:李适。 何必尚耽缅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必尚耽缅的释义是:何必尚耽缅:何必还要沉溺于过去的时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同时也含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何必尚耽缅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何必尚耽缅的拼音读音是:hé bì shàng dān miǎn。
姑射可凝神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姑射可凝神的作者是:李适。 姑射可凝神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姑射可凝神的释义是:姑射: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美好的地方;可凝神:令人心灵宁静。释义为:令人心灵宁静的美好之地。 姑射可凝神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姑射可凝神的拼音读音是:gū shè kě níng shén。
熏琴是赏心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熏琴是赏心的作者是:李适。 熏琴是赏心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熏琴是赏心的释义是:熏琴是赏心:琴声悠扬,令人心情愉悦。熏,这里指琴声的熏陶;赏心,表示令人感到愉悦。 熏琴是赏心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熏琴是赏心的拼音读音是:xūn qín shì shǎng xīn。
丝竹奚所陈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丝竹奚所陈的作者是:李适。 丝竹奚所陈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丝竹奚所陈的释义是:丝竹奚所陈:指演奏的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所展现的音乐。 丝竹奚所陈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丝竹奚所陈的拼音读音是:sī zhú xī suǒ chén。 丝竹奚所陈是《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的第8句。
至乐在同和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至乐在同和的作者是:李适。 至乐在同和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至乐在同和的释义是:至乐在同和:最大的快乐在于和谐相处。 至乐在同和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至乐在同和的拼音读音是:zhì lè zài tóng hé。 至乐在同和是《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的第7句。 至乐在同和的上半句是
古今欢此辰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古今欢此辰的作者是:李适。 古今欢此辰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古今欢此辰的释义是:古今欢此辰:自古以来,每逢这个时辰都欢庆。 古今欢此辰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古今欢此辰的拼音读音是:gǔ jīn huān cǐ chén。 古今欢此辰是《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的第6句。
禊饮传旧俗出自《贞元六年春三月庚子百寮宴于曲江亭上赋诗以赐之》,禊饮传旧俗的作者是:李适。 禊饮传旧俗是唐代诗人李适的作品,风格是:诗。 禊饮传旧俗的释义是:禊饮传旧俗:指古代风俗中举行禊礼时的饮酒活动,流传至今。禊礼是一种古代的清洁仪式,通常在春季举行,人们通过举行禊礼来祈求清洁、平安。这里的“禊饮”即指这种仪式中的饮酒行为,而“传旧俗”则表示这一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代代相传。
【注释】: 1. 重九:指阳历九月九日。2. 爽节:爽朗的节气。3. 新雨馀:刚刚下过一场雨。4. 黄叶:秋天树叶变黄。5. 潭:水潭。6. 万行:泛指各种农事劳动。7. 百工:泛指各种工匠。8. 遐迩:远处和近处,这里指全国各地。9. 殊俗:不同的习俗。10. 至化:最高的教化。11. 敦睦:和睦亲善。12. 佳辰:美好的时光。13. 锵锵:形容音乐的声音。14. 济济:形容人聚集的样子。15
麟德殿宴百僚 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 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 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 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 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 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 注释: - 麟德殿宴百僚:在麟德殿举行宴会,招待百官。 - 忧勤承圣绪:担心国家大事,承担起继承先帝遗志的责任。 - 开泰喜时康:国家安定繁荣,天下太平。 - 恭己临群后:皇帝谦恭地处理政务,不亲自处理国事。 - 垂衣御八荒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中和节的庆祝之情,以及他希望与群臣共度佳节的愿望。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析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 “至化”意指最高的教化,“恒在宥”表示这种教化永远存在于宽恕之中。 - “保和兹息人”意为保持和平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安心生活。 2.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
【解析】 此为《全唐诗》中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王绩。这首诗是写九日重阳节的。 首联“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诗人以爽朗之气迎接肃杀之秋,早起穿起薄衣,远望北飞的大雁,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 颔联“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诗人在赞美重阳节的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颈联“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霞图:天高气爽,夕阳如血,潭水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解析】 宝应,唐玄宗年号。史朝义,安禄山之子,在洛阳起兵反叛唐朝。高僧,指僧人。净域,佛教中指清净无染、离垢绝尘的净土。客子,旅居他乡的人。毗耶室(即毗耶园),佛教名寺。方丈,佛寺正厅,又称方丈室或方丈和尚。三论宗,南朝刘宋时期,由慧想来华,建立“三论宗”。三论,即《般若》、《中论》和《十二门》。三论宗的主要经典是鸠摩罗什所译的《三论经》。不二宗,指三论宗。色空双已灭,内外两缘同。识尽无生理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注释】 - 韶年:美好年华 - 启仲序:开启美好的春天 - 初吉:初春之日 - 肇兹:开始于此,指开始举行此节 - 中和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 - 式庆:庆祝 - 欢酣:高兴得畅饮 - 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