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曷用慰吾人。

【注释】

  • 韶年:美好年华
  • 启仲序:开启美好的春天
  • 初吉:初春之日
  • 肇兹:开始于此,指开始举行此节
  • 中和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
  • 式庆:庆祝
  • 欢酣:高兴得畅饮
  • 生德:产生道德风尚
  • 区宇:天下,世界
  • 云开:天空放晴
  • 膏露:雨露之精华,比喻恩泽
  • 草疏:草木稀疏
  • 河津:河流渡口
  • 岁华:年华、时光
  • 载阳:迎来阳光
  • 东作:春天的耕作
  • 熏风:温暖的春风
  • 奚:什么
  • 曷(hé)用:何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对中和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康的祝愿。

首联“韶年启仲序,初吉谐良辰。”描述了美好的一年已经开始,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这里使用了“韶年”和“启仲序”等词语,传达了对新春的美好期待。

颔联“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则是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中,人们共同庆祝春天的到来,感受到了天地间的和谐与美好。这里的“肇兹”意为开始于此时,强调了中和节的重要和特殊意义。

“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描述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共享喜悦,同时希望这种欢乐能够传播到全国各地,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这里的“欢酣”和“朝野同”都表达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颈联“云开洒膏露,草疏芳河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云开日出,雨露滋润大地,草木生长繁茂,河水清澈见底。这些景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后两句“岁华今载阳,东作方肆勤。”则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望,希望新的一年能迎来阳光普照,人们能以更加勤奋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这里的“今载阳”和“方肆勤”都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和节的美景和人们的欢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