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注释】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节:指节气,这里特指立春节气。节变:节气变化的意思。寒初尽:天气开始转暖。时和气已春:时气调和,气候宜人。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繁云:乌云密布。膏雨:及时雨。先合寸:指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但下不下来。依旬:指连绵不断。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飒飒:风声。飞平野:形容大风刮过平野,草木摇曳。霏霏:细雨飘落的样子。静暗尘:指雨后大地一片寂静,没有尘土飞扬。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悬知:猜想。花叶:指花草树木。望中新:早晚盼望看到花开叶新。

【赏析】

《同刘晃喜雨》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春天里对及时降雨的喜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节变寒初尽”,描绘了立春时节,天气转暖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发现寒潮已尽,气温回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种对自然节律的敏锐观察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次句“时和气已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时和”指的是季节适宜,“气已春”则是指气候已经变得宜人。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以“繁云”和“膏雨”两个意象来描绘春天的气息。“繁云”指的是乌云密布,“膏雨”则是及时雨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象变化。乌云密布,预示着可能的降雨,而及时雨的到来,则为大地带来了生机。这种气象变化与诗人的心情相互呼应,使得全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句子“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则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飒飒”和“霏霏”分别形容风声和雨声,“飞平野”和“静暗尘”则分别描绘了风刮过平原和雨后大地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些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同时,“静暗尘”中的“静”字,也暗示了春天的宁静之美。

最后两句“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则以花叶为喻,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这里的“花叶”不仅指真实的花草树木,还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期待。诗人通过对花叶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同时,“朝夕望中新”这一表述,则将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寄予了厚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期待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峤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