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诗句释义
1 千秋节赐群臣镜 - 在古代中国,皇帝或高官在庆祝重要节日时常常会赏赐给臣子一些象征性的礼物,如镜子。这里的“赐群臣镜”指的是皇帝为了庆祝某个重要的节日(可能是国庆或其他)而赏赐给大臣的镜子。
-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 这句话描述的是这面镜子的制作过程以及它的珍贵之处。”千秋镜”意味着这面镜子可以反映出长久的历史,象征着其价值的永恒;”百炼金”则表示这面镜子经过多次锻造,非常坚硬。
-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 “赐群后”可能是指赏赐给官员或者贵族,而“遇象见清心”则暗示了通过这面镜子的反射,可以看到清晰的心灵映像,从而寓意官员们应当保持清廉的心志。
-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 描述了镜子的外观和用途。”台上冰华澈”可能是描绘镜面的清澈透明,如同冰块般纯净;”窗中月影临”则描绘了通过这面镜子看窗外月亮的情景,表达了一种静谧、平和的感觉。
-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 “长绶带”通常与官员的官职或地位有关,这里可能暗指这面镜子作为官员的象征物品,提醒他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被权力或地位迷失自我。
译文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镜子这一日常用品的描写,展现了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从“铸得千秋镜”到“遇象见清心”,诗人不仅赞美了这面镜子的制作工艺和材质,更通过赋予其“千秋镜”、“百炼金”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对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以这面镜子为鉴,保持清醒的自我,不被权势所惑。此外,诗中的自然景物——台上的冰花、窗中的月亮,以及长绶带的元素,都增添了作品的意境之美,使其既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又不乏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