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诗句释义
- 太乙三门诀 —— “太乙”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之一,”三门诀”可能是描述其修行法门的一种表达。
- 元君六甲符 —— “元君”是对天官的尊称,”六甲符”可能是指使用六甲神符进行祭祀或驱邪的方法。
- 下传金版术 —— “下传”可能指代一种传承方式,”金版术”则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或方法。
- 上刻玉清书 —— “上刻”可能是指某种记录或书写,”玉清书”可能指的是一种重要的文献或者是对某件事物的描述。
- 有美探真士 —— “有美”可能是指追求真理的人,”探真士”则表示探寻真相的人。
- 囊中得秘书 —— “囊中”可能是指一个容器,”得秘书”则是获得宝贵的知识或者资源。
- 自知三醮后 —— “三醮”是一种古代的宗教仪式,”自知”可能是指对自己行为的了解。
- 翊我灭残胡 —— “翊”是辅助的意思,”灭残胡”则是指消灭敌人或消除危害。
译文
《赐道士邓紫阳》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
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道士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技艺的高度赞扬。诗中“太乙三门诀”和“元君六甲符”等词汇,都与道教中的神秘力量有关,显示出诗人对于道教文化的理解。接着,“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两句,描绘了道士传授技艺的情景,以及这些技艺的珍贵程度。最后,“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两句,强调了这位道士的智慧和学识,而“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和责任。整首诗不仅赞美了道士的技艺和智慧,也表达了对他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贡献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