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缄垂露到云林,中有孙阳念骥心。
万木自凋山不动,百川皆旱海长深。
风标想见瑶台鹤,诗韵如闻渌水琴。
他日纵陪池上酌,已应难到暝猿吟。
注释
- 辱绵州于中丞书信:指杜甫在成都期间收到的友人寄来的信件,内容多为问候和勉励。
- 一缄垂露:书信密封时,露水沾湿了封条。
- 孙阳:即伯乐,古代传说中的著名相马专家。
- 万木自凋山不动: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 百川皆旱海长深:比喻大地干旱,河水干涸的景象。
- 风标想见瑶台鹤:通过想象,仿佛看到了仙鹤在瑶台翩翩起舞。
- 诗韵如闻渌水琴:形容诗歌的音韵悠扬,如同渌水旁的琴声。
- 他日纵陪池上酌:假设将来有机会一起在池边饮酒。
- 已应难到暝猿吟:暗示自己可能难以再听到夜晚猿猴的鸣唱。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期间收到友人来信后所写的回信。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勉励,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一缄垂露到云林”,描绘了书信到达时的清新景象。这里的“垂露”指的是书信封口处的露水,象征着书信的珍贵和新鲜。接着,诗人以“中有孙阳念骥心”开篇,暗指朋友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期望。孙阳,即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此处用来比喻友人对杜甫才华的认可。
接下来的四句“万木自凋山不动,百川皆旱海长深”,通过对比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诗歌艺术的赞美。“风标想见瑶台鹤”,意指通过想象,仿佛看到了仙鹤在瑶台翩翩起舞,这是对诗歌艺术的一种赞美和向往。而“诗韵如闻渌水琴”,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音韵美的追求和喜爱。这里的“渌水琴”指的是清澈的流水旁的琴声,象征着诗歌的音韵悠扬、和谐动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