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对戴安道所画文殊走笔此篇以屈瞻礼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注释】:
五浊之世:指佛教所说的世界,即五浊恶世。尘冥冥:指世间纷扰复杂、污秽不清的状态。
达观栖心:指达观无我、专心修行的态度。
但用须弥藏芥子: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能容纳一切。须弥山是印度的一座大山,这里比喻佛法。
安知:哪里知道,表示反问。牛迹笑东溟:比喻人渺小,如牛蹄印在广阔海面上,不值一提。
生公:即僧肇(348-414),南朝宋末著名僧人和哲学家。
顾氏:指顾恺之,东晋画家。
方丈室:佛教徒住持或高僧居住的地方。
白足:白色的脚,喻指和尚行走时赤着双脚。
【赏析】:《题顾长康月宫真影图》是唐代诗人僧肇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学和绘画艺术的欣赏与推崇之情。首联写佛教教义的博大精深;颔联借禅宗公案中的“芥子纳须弥”比喻佛法无边,又用牛蹄印小,海阔不可测来形容人的渺小;颈联则赞美了两位画家:生公释迦牟尼的禅定力和顾恺之的高超画技;尾联写自己因得到这幅画而感到无比欢喜,仿佛得到了一位高僧的指点。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简练,充满了宗教色彩和文人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