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膊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秦梦诗三首其三
击膊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注释解析:
- 诗句一:“击膊舞”指的是一种舞蹈,而“恨满烟光无处所”表达了在舞蹈中感受到的空虚和失落感,如同烟雾一般消散无踪。
- 诗句二:“泪如雨”形容泪水如同雨点般落下,而“欲拟著辞不成语”则表达了想要用言辞表达情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的心情。
- 诗句三:“金凤衔红旧绣衣”描绘了一幅画面,金凤嘴里叼着鲜艳的红色衣服,暗示了美好但短暂的过去。
- 诗句四:“几度宫中同看舞”表示自己曾经多次与宫中的人一同观赏舞蹈,展现了一种集体的文化活动经历。
- 诗句五:“人间春日正欢乐”反映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欢乐场景,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诗句六:“日暮东风何处去”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日暮时分伴随着东风离去,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沈亚之的作品《秦梦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内心感受和对往昔的回忆。
第一句“击膊舞,恨满烟光无处所”描绘了一幅舞蹈的场景,而“恨满烟光无处所”则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似乎所有的美丽都随着烟雾消散,无法触及。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第二句“泪如雨”,直接点明了诗人流泪的场景,“欲拟著辞不成语”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尝试用语言表达情感时的困境,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准确描述他此刻的心情。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第三句“金凤衔红旧绣衣”,以金凤和旧绣衣作为象征,既表现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这种象征手法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审美价值。
第四句“几度宫中同看舞”,再次提到与宫中人的共同活动,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展示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活跃参与,体现了诗人多才多艺的一面。
最后两句“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则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在这里,“人间春日正欢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而“日暮东风何处去”则透露出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无常,增添了一丝悲凉的色彩。
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情感和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展示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些情感和场景的深入挖掘和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抒情之作,而是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