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解析:
第1句:
诗句: 肃肃莲花界
译文: 庄严、宁静的莲花世界
关键词: 肃肃(庄重的样子)、莲花(佛教象征,纯洁与清净)
第2句:
诗句: 荧荧贝叶宫
译文: 微弱光芒闪烁如同贝叶经书的宫殿
关键词: 荧荧(微弱的光芒)、贝叶(古代僧人书写佛经用的纸张)
第3句:
诗句: 金人来梦里
译文: 梦中出现金光闪闪的人物(可能指皇帝或重要人物)
关键词: 金人(尊贵的人)、梦(比喻或幻想中的场景)
第4句:
诗句: 白马出城中
译文: 骑着白马从城中走出,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关键词: 白马(吉祥的象征)、城市(中心地标或重要场所)
第5句:
诗句: 涌塔初从地
译文: 高耸入云的塔楼开始从地面崛起
关键词: 涌塔(逐渐升起的塔楼)、地(起始点)
第6句:
诗句: 焚香欲遍空
译文: 香烟弥漫于整个空间,希望净化一切
关键词: 焚香(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象征敬意和虔诚)、空(空间广阔、无垠)
第7句:
诗句: 天歌应春籥
译文: 天上的歌声响应春天的到来(可能是对季节变换的赞美)
关键词: 天歌(天空中的歌声,代表自然之美)、天龠(古代乐器,这里象征春天的生机)
第8句:
诗句: 非是为春风
译文: 这并非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
关键词: 非为(不是为了,表达否定意义)、春风(春天的象征,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由庄严、宁静的莲花世界,到明亮、神圣的贝叶宫,再到黄金闪耀的梦境,以及最后从地面崛起的高塔和香烟缭绕的场景,构建了一个充满宗教色彩和皇家尊严的世界。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春之气息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与和谐的赞美,以及对人间繁华盛世的期盼。此外,诗人还通过“非是为春风”这一反问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朝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