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净本不觉,由斯妄念起。
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
止处名有终,迷时号无始。
因缘如幻梦,何终复何始?
此是众生源,穷之出生死。
译文
本自清净无妄念,由是妄念起。
知道真妄就是空,知道空即止住。
止住名有终处,迷时号无始处。
因缘如幻梦,何终又何始?
这是众生的根源,穷尽了才能超生死。
注释
- 本净: 指本来的清静状态。
- 本不觉: 指在没有妄念时的状态。
- 妄念起: 指由于有了念头(妄念)而出现的状态。
- 知真妄: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妄念。
- 知空妄: 知道什么是空的妄念。
- 止处: 指停止或结束的地方。
- 迷时: 指迷惑的时候,也即开始妄念的时候。
- 号无始处: 指开始妄念的起点。
- 因缘: 佛教用语,指因果关系。
- 幻梦: 虚幻不实的梦想。
- 何终又何始: 表示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循环往复。
- 众生源: 指所有众生的根本来源。
- 出生死: 脱离生死轮回。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真妄”与“空妄”的关系,并揭示了生死轮回的本质。它表达了一个观点: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清净),并且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他才能真正地解脱出来,不受生死轮回的束缚。诗中通过对比“止处”和“迷时”来强调这一点,说明一旦开始妄念,就陷入了无尽的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诗中还涉及到了佛教的因果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和掌握生命的真谛,就必须深入地理解这些因果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轮回的深刻剖析,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觉醒,从而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一种更高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