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注释】

谔(è):直率,敢于直言。昌:兴盛。亦:也。周舍:春秋时齐国人,因言事被齐王所黜,孔子称其忠正。过:过错。短长:长短优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绝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齐桓公重用管仲和晏婴而使国家强盛;后两句写晏子出言不逊,使齐景公失掉贤才,感叹用人不当,自食其果。

这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管仲、晏婴的才能与品德,批评了晏子出言不逊的毛病。

首二句以管仲、晏婴二人为例。管仲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独霸一方,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晏婴是齐国的大夫,曾三次任相,辅佐齐景公,使他成为“战国七雄”中的霸主之一。这两个历史人物都因为敢于直谏而被君王重用,因而国家强盛,百姓安康,为后人所称道。

中间两句以晏婴出言不逊为例。晏婴出言不逊,齐景公听了之后感到不快,认为他的话有失礼貌,因而罢免了他的相位。齐景公失去了贤良之臣,国家失去了强有力的辅佐,从而落得一个国力大衰的结局。

最后一句以景公自叹为戒。晏婴出言不逊,结果落得个自讨苦吃的结果。齐景公如果能够像管仲一样敢于直言劝谏,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由此看来,用人要慎重,要善于发现并使用人才。

这首诗从齐景公听信晏婴之言而失去贤良之臣说起,指出了用人不当的教训,告诫人们要有远见卓识,善于发现并使用人才,以免重蹈覆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