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
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
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
颜貌岁岁改,利心朝朝新。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
青青与冥冥,所保各不违。

本诗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种种描述,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本末一相返,漂浮不还真:这里的“本末”指的是事物的本源和本质,“还”则是指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诗人在这里强调,真正的隐士不会随波逐流,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

  2. 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这里的“馁士”指的是生活困苦、意志消沉的人,而“饥人”则是饥饿、缺乏食物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3. 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这里的“虎豹”和“麋鹿”都是动物,它们知道在危险面前如何保护自己。诗人借此比喻,指出真正的隐士懂得如何在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

  4. 奈何贪竞者,日与患害亲:这里的“贪竞者”指的是那些过于追求名利、贪婪竞争的人。诗人批评这些人整天生活在忧虑和恐惧之中,与真正的隐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 颜貌岁岁改,利心朝朝新:这里的“颜貌”指的是外貌、形象,“利心”则是指追求利益的心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观点:外表和内心的变化都很快,但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品质和信念。

  6.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这里的“孰知”是“谁知道”的意思,“富生祸”则是指财富带来的风险。诗人通过这句诗警示人们,追求财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7.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这里的“宝玉”指的是珍贵的玉石,“璞”则是原石。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华丽,而在于内在的本质。

  8.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这里的“松柏”和“出山”都是隐喻,松柏是坚韧不屈的象征,而出山则意味着面对困难和挑战。诗人借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观点:真正的隐士不怕困难,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9.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这里的“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道书”则是指道家的书籍。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道教和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10.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这里的“寝兴”指的是睡眠和起床,“澹泊”则是指淡泊名利。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追求简朴生活的态度,认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11.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这里的“陶公”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

  12.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这里的“草木”和“禽鸟”都是生物,它们根据环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观点: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应该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

  13. 青青与冥冥,所保各不违:这里用“青青”和“冥冥”分别形容植物的生长和夜晚的天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