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在秋风渐起的季节,送别之情愈发浓烈。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周至县郑礒宅送别的场景,通过对暮蝉、落叶等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与友人的别离之痛和对彼此未来道路的不同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诗人介绍:
- 郎士元(727年—780年),唐代诗人,中山人(今河北定县)。
- 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诗词原文: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诗句翻译:
-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傍晚时分的蝉鸣声和飘落的黄叶让人感到凄凉。
- “共是悲秋客”,表明大家因季节变换而感伤。
- “那知此路分”,意识到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 “荒城背流水”,荒废的城池背后流淌的是潺潺流水。
- “远雁入寒云”,远方的飞雁划过寒冷的天空。
- “陶令门前菊”,引用陶渊明的故事,门前菊花盛开。
- “余花可赠君”,用剩余的花朵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生动的景物刻画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