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在秋风渐起的季节,送别之情愈发浓烈。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周至县郑礒宅送别的场景,通过对暮蝉、落叶等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与友人的别离之痛和对彼此未来道路的不同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诗人介绍
  • 郎士元(727年—780年),唐代诗人,中山人(今河北定县)。
  • 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1. 诗词原文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2. 诗句翻译

  •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傍晚时分的蝉鸣声和飘落的黄叶让人感到凄凉。
  • “共是悲秋客”,表明大家因季节变换而感伤。
  • “那知此路分”,意识到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 “荒城背流水”,荒废的城池背后流淌的是潺潺流水。
  • “远雁入寒云”,远方的飞雁划过寒冷的天空。
  • “陶令门前菊”,引用陶渊明的故事,门前菊花盛开。
  • “余花可赠君”,用剩余的花朵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生动的景物刻画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