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
迢遰高楼上,萧条旷野闲。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注释】
皋:通“皋”,山陵。寒皋:指寒天里的山陵。
初还:刚回来。旅望:远望。
迢遰:遥远。高楼:指北楼上的楼台。
萧条:荒凉冷落。旷野闲:荒郊野地,空旷无际。
依:倚靠。秋兴:秋天的感触。属:投寄。
动翠颜:使容颜憔悴。
【赏析】
此诗为登临怀人之作。诗人在丹阳北楼登高望远,极目天涯,心系远人,情思难平,遂写下此二首七绝。前首写景,后首抒情。前首写望,后首抒情。
首句“寒皋那可望”写登北楼之所见。寒皋:冷清的山陵。那可望:哪能望见。诗人登上丹阳北楼,放眼望去,寒天里山陵空廓,渺无人烟,怎可望见呢?“寒皋”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一个“寒”字,既点出时令(深冬),又写出登北楼时的心境,使人感到一种凄清、孤寂的情怀。
次句“旅望又初还”写登北楼之所见。旅望:远望。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刚刚从遥远的他乡归来,又登上了这北楼。“初还”一词,既说明诗人已回归家乡,又暗示自己此行是去看望久别的亲人。“初还”也与上句的“何可望”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
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而来,继续抒发诗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迢遰高楼上,萧条旷野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远的高楼上,只有我一人在那里徘徊;辽阔的荒野中,更显得我的孤独。“迢遰”是形容距离辽远的意思。“高楼”指北方的北楼。诗人站在北楼上,只见一片辽阔的大地,没有一物,更显得自己孤单,因此发出长叹:“寂寞高楼上,独客谁相招?”
过片后两句紧承上句而来,由写景转为抒情。“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这两句的意思是:天气渐晚,太阳落山,我只好依靠着远方的水波;秋季来临,我满怀愁绪,寄托给远处的群山。这两句诗是说,由于心情烦闷,所以只能借助于远水、连山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属”同“投”,寄托。“秋兴”即秋思,指诗人的忧愁。
末后两句“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这两句写的是自己的处境。诗人自比为“浮客”,意即像飘荡不定的水上浮萍一样的人,漂泊在异乡;“时相见”表明这种漂泊的生活是很不安定的。“霜凋”二字,既点明时节,又表现了诗人当时年华已逝、红颜衰谢的感慨。这两句诗写得极为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