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恭敬,亦合龙赞咏。鬼赞咏,佛赞咏,岂得背觉合尘之徒,不稽首而归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读懂全诗,了解内容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最后理解其思想情感。注意注释中关键词的解释,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闻诵法华经,人皆恭敬,亦得龙赞咏。“闻”即听到,听到诵经的声音。“诵”是诵读的意思。“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简称《法华经》,也称《妙法莲华经》。“龙赞咏”指佛祖在天宫里对诵经之人的称赞。这一句写诵经之人得到佛祖的赞赏。
“鬼赞咏”,鬼也颂扬,佛也颂扬。“岂得背觉合尘之徒,不稽首而归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鬼、佛都赞扬诵经者。难道诵经的人是违背真理和觉悟而走向尘世,不叩头行礼就回去的吗?“归命”,归向佛法,皈依佛陀。这两句写诵经之人获得佛祖和鬼神的赞许。“人”、“鬼”“佛”,三者都是诵经者的赞美对象,“龙赞咏”、“鬼赞咏”、“佛赞咏”,三句并列,构成递进关系,说明诵经之事得到了佛祖和鬼神的高度赞许。
【答案】
译文:我听到诵念《法华经》的声音,人们都很恭敬,也得到龙的赞叹。鬼也颂扬,佛也颂扬,难道我是违背真理和觉悟而走
向尘世,不叩头行礼就回去的吗!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听诵《法华经》的经历为题材,通过描写诵经者得到天宫里众神和鬼的赞扬来表达诵经者虔诚的
心态和坚定的信念。诗的结构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层层铺陈,步步推进,使读者感到诵经者虔诚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使读者
感受到诵经者虔诚之心与信仰之诚。
全诗共四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两句),“闻”字领起,写听诵《法华经》时的情景。“人皆恭敬”,“亦得龙赞咏”二句点明听诵者的身份——
僧人。这里用“龙”作主语,意谓佛菩萨等众天神也对听诵者表示赞扬。“龙赞咏”,形容诵经声宏亮,响遏行云,令人心悦神怡
,故佛菩萨们也为之赞叹。此句既表现了诵经者的虔诚,又表现了他虔诚之心感动佛菩萨,使其从天上降临人间,为听诵
者开示佛法。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听诵者受到天宫里众神和鬼的赞扬的情景。“鬼赞咏”,鬼也颂扬,佛也颂扬。这是承上启下的一
句,表明诵经者所得到的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佛鬼共同给予的赞誉。“岂得背觉合尘之徒”,意思是说诵经者不是背离真理而
走向尘世的人,他叩头行礼就回去。这里的“合尘徒”是佛教用语,指那些迷恋世俗,不能领悟佛理而误入歧途的人。“不稽首
而归命”,意为诵经者没有叩首礼地返回去。“稽首”为古代一种礼节,叩拜于地以示敬意。“归命”即归依佛法,皈依佛陀。此句
意指诵经者虔诚礼拜,诚心归依佛法,没有叩首礼地返回去。“不稽首而归命”,既表诵经者的虔诚,又表其虔诚之心与信仰
之诚。
第三层(后两句),写诵经者虔诚礼拜、虔诚归依佛法之后的结果。“闻诵法华经歌”四字点明主题——诵经。“闻”即
听到,听到诵经的声音。“人皆恭敬”,人们都很恭敬,也得到龙的赞叹。这两句写诵经者获得佛祖的赞赏。诵经者虔诚礼拜、
虔诚归依佛法之后的结果就是得到佛祖的赞誉:“人皆恭敬”,“亦得龙赞咏”。这两句写诵经者的虔诚之心得到了佛祖的认可,
从而得到了佛祖的赞许。
全诗以颂扬诵经者虔诚礼拜、虔诚归依佛法为主题,层层铺陈,步步推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
虔诚礼拜、虔诚归依佛法的颂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