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风䬘䬘,驱车行远郊。
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
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
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
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
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
翁喜客来至,客来羞厨庖。
浊醪夸泼蚁,时果仍新苞。
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
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
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
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注释】
山行书事:在山上的道旁写的诗。䬘䬘,日落时风声。驱车:驾着马车。远郊,郊外。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心中的悲伤之情。黄茅,即黄草。鬼火:古人以为人死为鬼,因有火则知鬼,故称之。欹(yī)还坳(ào),倾斜不平。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xiāo áo):迎着秋霜倾听蟋蟀的声音,看着月亮照着壁蜘蛛。翁喜客来至,客来羞厨庖:我很高兴客人的到来,而客人来了却羞于进厨烧火做饭。浊醪(láo)夸泼蚁:浑浊酒中还有蚂蚁。时果仍新苞:时令水果仍然新鲜。相劝对寒灯,呼儿爇(ruì)枯梢:相互劝勉对着昏暗的灯光,让孩子们点燃了枯枝。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sháo):性情质朴,接近古代,他的言辞没有狭隘的心胸。斗筲(sháo),形容心胸狭小的人。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忧愁和欢乐是世间并存的,而岁月却在不停地流逝。扬雄嘲(cháo):扬雄嘲笑他。
【译文】
太阳落山时风吹得呼呼响,驾车行驶到郊外去了。
心中有些忧伤,坟地上长满了黄茅草。
草丛中有狐兔的窝,周围是乌鸢筑巢的地方。
夜晚常有鬼火闪烁,但人烟稀少不相通。
路边是破败的村落,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又低陷。
迎着寒霜听着蟋蟀鸣叫,望着月亮看壁蜘蛛结网。
老翁高兴客人到来,客人到来却羞于下厨。
浊酒里有蚂蚁在爬动,时令水果仍然新鲜的皮。
相互劝勉面对着寒灯,让孩子们点起了枯枝。
性情质朴接近古代,他的言语没有狭隘的心机。
忧虑和欢乐是世上共存的,但岁月却在不停前行流逝。
谁知道问津的旅客,空自做了扬雄般的讥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所见的景色和心情,以及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情况。全诗语言朴素、自然而又富有情趣,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首联“日落风䬘䬘,驱车行远郊”,描绘了夕阳西下、秋风萧瑟的景致,以及诗人驱车前往郊外的情景。这里的“日落风䬘䬘”和“驱车行远郊”,不仅写出了时间是在傍晚,而且写出了地点是在山间。这种景象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也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颔联“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之情。这里的“古墓穿黄茅”,既是一种具体的景物描写,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黄茅象征着荒凉和死亡,因此,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写照,也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既体现了他对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慨。
颈联“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点。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也写出了环境的险恶。狐兔和乌鸢都是山林中的动物,它们的存在既增加了环境的丰富性,也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复杂。这里的诗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美,也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残酷。
尾联“行行近破村,一径欹(jī)还坳(ào)。”描述了诗人所经过的地方是破败的村庄,道路曲折不平。这里的诗句既写出了诗人所经历的艰辛,也写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这里的诗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感受,也写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所经历的环境的描述,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