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闲。
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
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
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
【注释】
(1)是事:这里指的是世事,官场之事。
(2)谁人似此闲:谁有像我这样清闲无事的人呢!谁?像。
(3)卷帘当白昼:当白昼卷起窗帘。
(4)岳僧:指山中和尚。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向往山野生活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
第一句”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闲”,直述自己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诗人用“不相关”来形容自己的仕途生涯,表明自己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不再参与官场的斗争。同时,“谁人似此闲”也反问读者,表达出诗人对于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场景。诗人选择了一个清幽的地方,将卷帘当白昼,以迎接阳光的到来;而移榻则是为了方便欣赏周围的景色。这里的“当”、“对”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得,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三句”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诗人看到了一只野鹤在松树上休息,秋日的雨中,苔藓显得格外翠绿。这里的“野鹤”和“秋苔”都是自然的景物,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四句”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则是诗人对于外界信息的关注。诗人得知山上的和尚频繁地写信来,而昨天收到的信中还提到了他的诗作,这让诗人感到欣慰又兴奋。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歌传播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大自然的观察,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