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径投幽隐,轻裘怯暮寒。
闲僧能解榻,倦客得休鞍。
白雨鸣山麓,青灯语夜阑。
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
《南源山》
修径投幽隐,轻裘怯暮寒。
闲僧能解榻,倦客得休鞍。
白雨鸣山麓,青灯语夜阑。
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
注释:我沿着山路寻找隐蔽的地方,穿着轻便的皮衣却感到寒冷。悠闲的僧人能为我铺设床铺,疲倦的客人得到了休息的地方。山间的细雨在山下响起,寺庙里灯光暗淡,夜色渐深。明天我需要攀爬石头台阶,更依赖竹林中的小轿安全抵达。赏析:此诗是诗人游览南源山后所作,描写了作者游玩南源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修径投幽隐”描绘了诗人寻找幽静处所的场景;第二句“轻裘怯暮寒”,表达了诗人面对傍晚的寒冷天气,仍坚持前行的心情。第三句“闲僧能解榻”,展示了诗人遇到僧人时,得到帮助并得以安歇的情景。第四句“倦客得休鞍”则反映了诗人旅途劳顿、疲惫不堪的状态。接下来,诗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其中“白雨鸣山麓”、“青灯语夜阑”形象地展现了南源山的自然景色和宁静氛围。最后两句“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表达了诗人对明天行程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信心。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南源山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