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时鱼得水,怨罢商与参。
不如山支子,却解结同心。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一种情感的转变和对理想伴侣的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怜时鱼得水:比喻某人或某物得到了最适宜的环境或条件。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某种环境下表现得非常出色、得心应手。
怨罢商与参:形容经过一番挣扎或努力后,达到了一个满意的状态或目标。这里的“商”和“参”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活动或状态。
不如山支子:用来形容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合适、更适合。这里的“山支子”可能是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具有某种特别的品质或特征。
却解结同心:指能够理解并认同对方的观点或想法,从而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共识。这里的“结同心”可能是指建立了某种共同的目标或信念。
译文:
- 怜时鱼得水:可怜那些鱼儿得到最适宜的环境。
- 怨罢商与参:经历了一番挣扎后,达到满意的状态。
- 不如山支子:比不上那位拥有山一般稳固支持的人。
- 却解结同心:却能理解并与他人达成共识,建立紧密的关系。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鱼与人、商与参的比喻,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追求。诗中的“恨罢商与参”可能暗示了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之和解和支持的人。
- “不如山支子”则表明作者认为理想的伴侣应该像山一样稳重可靠,能够给予他所需的支持和理解。
-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伴侣的向往和追求。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关系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