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南徐风日好,怅望毗陵道。
【译文】:徐州的天气很好,我不禁怀念起去毗陵的路来。
【注释】:南徐——指徐州地区。毗陵——古称阳羡,在今江苏宜兴县。
【赏析】:此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对毗陵的无限怀念。“南徐”点明地点和时令,为全诗定下基调。“风日”二字,不仅写出了当时天气的美好,而且也暗寓作者心情之舒畅。“怅望”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忧郁惆怅的。“毗陵道”——即通向毗陵(今江苏宜兴)的道路,表达了他渴望早日到达的愿望。
毗陵有故人,一见恨无因。
【译文】:毗陵有一位老朋友,相见恨不能如愿以偿。
【注释】:毗陵——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一带。
【赏析】:第三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一见恨无因”——表示诗人希望早日见到这位故交。
独恋青山久,唯令白发新。
【译文】:独自留恋那青山久久,只让白发又添新丝。
【注释】:青山——指山中景物。
【赏析】:“独自恋青山”,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唯令白发新”一句,表现了诗人年岁已高,而对青山的眷恋却依然不减当年,这既显示了诗人的豁达大度,也体现了他与故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更突出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每嫌持手板,时见著头巾。
【译文】:常嫌手持竹节板,时时露出头巾带。
【注释】:手板——用竹条做的刑具,古代用作笞打之用具。
【赏析】:此句通过描写自己手持手板、头戴头巾的形象,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因思念旧友而郁郁不得志、愁苦不堪的心情。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
【译文】:烟景笼罩着寒食时节,农忙时节与春季相接。
【注释】: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一天禁火,吃冷食的习俗。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译文】:家境贫困但仍喜欢饮酒,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呢?
【注释】:家贫——家境清贫。
【赏析】:此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以及他对酒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芳草遍江南,劳心忆携手。
【译文】:江南到处都是茂盛的芳草,让我心中牵挂着与你并肩走过的时光。
【注释】:芳草——这里指江南的美景。
【赏析】:最后两句,诗人以江南的芳草为引子,回忆昔日与友人携手同行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