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
【注释】
1、西陆:指秋季。
2、动凉气:惊动了凉风。
3、惊乌号北林:鸟被惊起,鸣叫声响彻北林。
4、栖息岂殊性:栖息于林中,与本性无异。
5、集枯安可任:栖止于枝枯之上,怎能自得其乐?
6、鸿鹄:大雁。
7、勾吴:古国名,在今江苏苏州一带。
8、日沈湎:沉迷于享乐。
9、丸鼓:击球的器具。
10、青天暮:指天色已晚。
11、小星愁太阴:《诗·秦风》有《车邻》诗,“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牖?”此以小星喻指小人。
12、居货捐千金:贪财如命。
13、危根一以振:危险的根源一旦得到纠正或清除。
14、齐斧:齐同斧头。
15、揽衣中夜起:披衣起床。
16、微霜众所践:霜露降于大地。
17、岁寒心:指坚贞的节操。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世道人心的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和不满情绪。
首联“感遇二首”,点明主旨,说明本诗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平。
颔联“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意思是说:我们栖息于林中,本性相同,何必非要栖于枯枝之上呢?这里诗人以禽鸟比人,意在说明人应当安于本分,不要过于贪图享乐。
颈联“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意思是说:鸿鹄高飞远走而不返,勾吴之地又阻隔重重。这里诗人用鸿鹄比喻那些志向高远之士,用勾吴比作朝廷所在地,表明自己身在朝廷却无法施展才能,内心极度痛苦和不安。
尾联“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意思是说:白白地感叹自己沉湎于酒色之中,那些击球的器具发出的奇异声音,又岂能代表真正的音乐呢?这里诗人用酒和击球器具发出的声音作对比,意在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中间两联主要描写了作者对于时事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诗人个性和思想的地方。作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满情绪,同时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经·关雎·序》云:“《关雎》兴者,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所谓“关雎之思”,即指夫妇相恋之情。但《关雎》篇中的君子,只是泛泛提出,并未具体描绘其形象,因而不免使人感到有些模糊不清。而《周南·关雎》,则不仅写出了一个完美的君子形象来,而且这个人物具有丰富的内涵,成为后世许多文学作品中理想的配偶对象。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君子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物,他有着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情操。他善于观察事物,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他懂得珍惜爱情,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他的言行举止都非常符合古代的道德规范,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这首诗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他喜欢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常常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他赞美山川河流的壮美,歌颂日月星辰的光辉。这些自然景观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