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
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
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
思将魂梦欢,反侧寐不成。
揽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
孤影中自恻,不知双涕零。

【注释】

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春天来了,树木都开始变化,夜晚的洞房门也显得格外清新。

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独居的时候,谁会为我裁剪呢?鸟儿欢快地在我的窗前唱歌。

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我的丈夫长久在燕赵两地,而我的新欢却改变了我一生的习惯。

别时双鸳绮,留此千恨情:分别时我们用鸳鸯纹织成的衣服,留下了深深的怨恨。

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那碧绿的草丛已经生长出新的野草,而那绿色的琴声也已经消失。

思将魂梦欢,反侧寐不成:思念让我的灵魂和梦境变得快乐,但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揽衣迷所次,起望空前庭:我披上衣服起身,望向窗外的庭院。

孤影中自恻,不知双涕零:独自的身影让我感到悲伤,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流泪。

【赏析】

《拟古诗十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之一。此诗以拟古体写离思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感情的深深眷恋。

首联“春至林木变,洞房夕含清”,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的景象,树木开始发生变化,洞房内也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这是对季节变换的生动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期许。

颔联“单居谁能裁?好鸟对我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只有鸟儿在窗前欢快地歌唱,似乎在安慰他的心灵。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将鸟儿比作自己的伴侣,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颈联“良人久燕赵,新爱移平生”则揭示了作者与爱人分离的原因。他的爱人因为长期生活在燕赵地区,而他们的爱情却已经改变了他一生的习惯。这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爱情变迁的深刻揭示。

尾联“碧草生旧迹,绿琴歇芳声”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景。碧绿的草丛生长出新的野草,而那绿色的琴声也已经消失。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拟古诗的形式表达情感,既保持了诗歌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情感需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物心理的刻画,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