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自从我们分手以来,往日的欢乐时光已经成为了过去。“同心”指夫妻情深意笃,心意相通;“忽已别”指两人感情破裂,突然分手了。“成昔”即成为过去。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独自在僻静小路上徘徊寻觅着,只见那被绿苔覆盖的小路上有我留下的脚印。“幽径”是幽深的小路,指作者与崔主簿分别后所走的小路。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秋日的庭院十分萧条,傍晚时,烟雾笼罩着水面,天色渐暗。“秋斋”是指作者的居室。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忧愁缠绕在心头,难以驱散,只有你才能帮我解脱。“忧”指愁闷、烦闷;“结”即缠结、纠结;“几重”即多层、多次。
【答案】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其一)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赏析一:首联写别后重逢之喜。诗人与崔子向为知己,今因遭贬谪,而不得不分居两广。“同心”表明二人志同道合,“忽”字写出两人的悲愤和无奈。“方成昔”暗示二人的分离不是偶然的。
颔联写诗人在幽长的山道上踽踽独行的情景。诗人以自叙的口吻描写了在山间曲折回旋的小路上寻找友人的踪迹。诗人用“绿苔见行迹”来表现山路的幽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颈联写秋日的凄凉景象。诗人描绘了自己独处空室,面对秋景的孤独感受,从而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郁之情。“萧散”一词既表现了秋日的萧瑟之气,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烟水易昏夕”则描绘了诗人夜晚时分,看着烟雾弥漫的江面,心情更加郁闷的情境。
尾联写诗人因为思念友人而忧愁不已。最后两句是说:我的忧愁像重重的包袱一样压在心上,只有你能帮我解脱它。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