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衰容似十全,闲开僧舍静时悬。
瘦于南国从军日,老却东堂射策年。
潭底看身宁有异,镜中引影更无偏。
借将前辈真仪比,未愧金銮李谪仙。
诗句解析
1 写得衰容似十全:形容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外表看起来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十全”通常指的是非常健康和强壮的状态,这里用来反衬自己的衰老状态。
- 闲开僧舍静时悬:指在闲暇的时候(即清静的环境下),会悬挂起来欣赏。”僧舍”可能意味着宁静和修行的环境,”悬”则是指悬挂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慰藉。
- 瘦于南国从军日:比喻自己比南方国家的士兵还要瘦弱。”南国”可能是指南方地区,而”从军”则意味着参军或战斗,这里的使用可能是在讽刺或自嘲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承受战争的压力。
- 老却东堂射策年:这里的“东堂”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场所或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地方,如书房或讲堂。”射策”是一种古代考试的方式,类似于现代的笔试。”年”可能表示年龄的增长,或者是对过去某个特定时期的回顾。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年纪大了,已经不适合参加科举考试了。
- 潭底看身宁有异:用“潭底”来比喻自己的内心深处。”潭底”通常象征着深不可测、难以触及的地方,这里可能意味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看身”可能是指观察自己的行为或态度。”宁有异”则意味着内心没有异常,平静无波。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非常平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 镜中引影更无偏:用镜子来比喻自己的内心。”镜中”通常象征着反射出的形象,可能意味着自己的内心形象也反映出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引影”可能是指观察自己的倒影。”更无偏”则意味着没有任何偏差或错误。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自己的内心是非常公正和客观的,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 借将前辈真仪比,未愧金銮李谪仙:借用“前辈”来比喻自己。”前辈”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者某种精神象征。”真仪”可能是指真诚的举止或行为。”金銮”可能是指皇宫或者朝廷。”李谪仙”可能是指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在行为举止上仍然保持着前辈的风格,不愧为一位真正的文人。同时,也可能是在赞美李白的才华和气质,将自己与他相提并论。
译文
写的衰老容貌如同完全健康的人,悠闲地打开僧人的舍所,清静时悬挂起来欣赏。
比比南方士兵的消瘦,我比东堂射策年人更为衰老。
在潭水底部看着自己的身体不会有任何不同,镜子里映出的影像也不会有任何偏见。
借用前辈们的真实举止作为比较标准,我没有遗憾地被称为金銮的李谪仙。
赏析
这是一首以自咏为主题的诗作,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己外貌、心态和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首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虽年老体衰但外表依然健康的特质;次句描绘了在宁静环境中悬挂自己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慰藉;第三句通过与南方士兵相比,揭示了自己的身体消瘦程度;第四句通过与东堂射策年人相比,表达了自己年纪增长后已不再适合科举考试的现实;第五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强调了内心的平静无波;第六句通过镜子中倒影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公正无私;最后一句则是借用前辈的行为举止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自豪和自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