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注释:
南国:南方的国家或地区。贤侯:贤能的官员。待德风:等待着德行的熏陶。
九花骢:指骏马,也用来形容高贵的气质。
清歌:清澈悠扬的歌。骊龙颔:骊龙(传说中的龙)的下巴。骊山产金,故称。
丹桂:指桂花,也用来形容高贵的品质。
蟠溪直钓翁:指隐居在蟠溪边的直钓者。蟠溪,地名,位于今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山水秀丽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校书去往清源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离别氛围。
首联“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描绘了友人王校书的高尚品德和远行的情景。诗人通过“借”字,表现了王校书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则进一步描绘了王校书在旅途中的美好经历。诗人用“早贯”、“曾攀”等词语,表达了王校书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颈联“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则转向了王校书所到之处的环境描写。诗人通过描绘杨柳、梅雨、鹧鸪和麦田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王校书所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尾联“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则是诗人对王校书未来生活的期许与祝福。诗人通过“吟诗台”、“蟠溪直钓翁”等元素,传达了自己对王校书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他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的信心。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王校书的高尚品德和远行的情景,同时展示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和感悟能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