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辕门学控弦,六街骑马去如烟。
金多倍著牡丹价,发白未知章甫贤。
有耳不闻经国事,拜官方买谢恩笺。
相如谩说凌云赋,四壁何曾有一钱。

【注释】

公子行:指唐代诗人王建的《游春》。

辕门:古代军营的大门。

六街:泛指京城的大街。

金多倍著牡丹价,发白未知章甫贤:意谓富贵人家的金银财宝再多,也抵不上牡丹花的艳丽;而自己的头发已白,却不知章甫是贤者所戴,比喻年岁已高,却还不知时务。

有耳不闻经国事,拜官方买谢恩笺:意思是说,有耳朵却不能听见国家大事,只是忙着写官样文章去讨好上司。

相如谩说凌云赋,四壁何曾有一钱:意思是说我司马相如虽然能写出“子虚乌有”的《子虚赋》,但我家里穷得连墙壁也没有,哪来的钱财呢!

【赏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诗中以“公子行”为题,借古人之口抒发自己对权贵和金钱的鄙弃之情。全诗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矛盾心情。

首句“十五辕门学控弦”,意为十五岁时在军门前学过拉弓射箭,表现了少年时期的雄心壮志。

次句“六街骑马去如烟”,意为六条大街都骑着马儿,像烟雾一样消散了,表现了少年时代的豪迈气概。

第三句“金多倍著牡丹价”,意为黄金堆积如山,但比不上牡丹的价格昂贵,表现了年少时的虚荣心。

第四句“发白未知章甫贤”,意为头发已经变白了,却不知道章甫是贤者的头饰,表现了年岁增长后的认识偏差。

第五句“有耳不闻经国事”,意为有两只耳朵却听不见国家的大事,表现了年岁增长后的无能为力。

第六句“拜官方买谢恩笺”,意为拜官之后却只买官样文章去奉承上司,表现了年长后的行为变化。

第七句“相如谩说凌云赋”,意为司马相如虽然能写出像“子虚乌有”这样的赋文,但他家里穷得连墙壁都没有,哪来的钱购买?表现了对权贵的鄙视。

最后一句“四壁何曾有一钱”,意为四面墙壁都没有一点钱,表现了作者的贫苦生活和内心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