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上鳌头侍玉皇,三台遗耀换馀光。
人间搦管穷苍颉,地上修文待卜商。
真魄肯随金石化,真风留伴蕙兰香。
皇天未启升平运,不使伊皋相禹汤。
【注释】
杨左丞: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龙眠居士,浙江绍兴人。明末文学家。天启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党争被贬为安义知县。崇祯初年,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不久罢归。杨维桢工诗善文,有《铁崖文集》。《伤前翰林杨左丞》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他对杨左丞的怀念之情。
【赏析】
此诗为悼念前翰林杨维桢之作。杨维桢于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曾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遭党争排挤,被贬为安义知县。其时诗人正在江西任职。杨维桢辞官归乡后,诗人赋此诗以悼之。全诗八句,每句七字,前后对仗工整,中间参差排比,读来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充分体现出杨维桢诗歌的艺术特色。
首联“飞上鳌头侍玉皇,三台遗耀换馀光”,写杨维桢在朝为官时的荣耀,并以此表达对杨维桢的怀念之情。“飞上”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杨维桢的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又表现出他志向远大,心雄万夫的气概,可谓传神之笔。同时,“侍玉皇”与“遗耀”相映成趣,也体现了杨维桢的高贵身份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玉皇”一词,既是对他高洁品质的赞美,又是对他政治生涯辉煌成就的肯定。
颔联“人间搦管穷苍颉,地上修文待卜商”,则进一步描绘了杨维桢在朝廷中的风采。“搦管”即执笔写字,而“穷苍颉”则表明杨维桢能够运用自如地驾驭文字;“修文”指修撰文章,“待卜商”则意味着杨维桢能够博学多才,堪当重任。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杨维桢的文才横溢,又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真魄肯随金石化,真风留伴蕙兰香。”则是从侧面描绘了杨维桢的品质和风度。“真魄”即真心真情,“金化”则是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两句诗既揭示了杨维桢为人清正廉洁,不慕虚荣的性格特点,又表现出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同时,“真风”指的是真挚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蕙兰香”则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形象。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杨维桢的人品,又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尾联“皇天未启升平运,不使伊皋相禹汤”,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杨维桢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皇天”指的是上天,在这里代指国家或社会;“升平运”则是指太平盛世的局面或时机;“伊皋”和“禹汤”分别指的是古代贤明君主伊尹和商汤,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历史人物。这两句诗既是对杨维桢遭遇不幸的感慨,也是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七言绝句在形式上严谨对称,语言简练含蓄,情感深沉真挚,充分体现了杨维桢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