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僧中不为僧,比君知道仅谁能。
无家寄泊南安县,六月门前也似冰。

百万僧中不为僧,比君知道仅谁能。

无家寄泊南安县,六月门前也似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百万僧中不为僧”:这表达了诗人在众多僧人之中,却选择与众不同的修行道路,不被世俗所束缚的思想。这里的“不为僧”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否定,更是对世俗偏见的一种挑战,表达了一种超脱和独立的态度。

  2. “比君知道仅谁能”:这句话通过比较来突出方处士的非凡理解或见识。在这里,“比君”指的是与方处士相比,而“知道”则表示了对某种事物的深刻理解或认识。整句话强调了方处士在这方面的独特性和卓越性。

  3. “无家寄泊南安县”:描述了方处士的生活状态,即没有固定的住所,只能寄住在南安县。这种生活状态可能象征着他的生活简朴、清贫,或是他追求自由、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

  4. “六月门前也似冰”: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述,反映了方处士所在之地的寒冷气候。这里的“也似冰”可能意味着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里的温度也像冰一样冷,进一步强调了方处士居住地的艰苦条件。

译文与注释:

  • 七贵五侯生肯退,利尘名网死当抛。
  • “利尘名网”:指名利场中的追逐与纠缠,如同被尘土和名利网困住。
  • “生肯退”:表示愿意放弃这种生活方式。
  • “死当抛”:表示决心抛弃一切,不再执着于名利。
  • 黔娄寂寞严陵卧,借问何人与结交。
  • 黔娄:古代隐士,此处用以自比,表示自己的孤寂与清高。
  • 严陵:春秋时期严光隐居的地方,此处借指理想中的隐居之所。
  • 结交: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休把羸蹄蹋霜雪,书成何处献君王。
  • “羸蹄”:疲弱的马蹄,形容自己虽努力但不得志。
  • “霜雪”:比喻困难或挫折。
  • “何处献君王”:表达对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
  • 嵩山好与浮丘约,三十六峰云外乡。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这里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三十六峰云外乡”:描绘嵩山之高远,仿佛云雾缭绕中的仙境。
  • 百万僧中不为僧,比君知道仅谁能。
  • “百万僧”:指众多僧侣。
  • “不为僧”: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
  • “比君知道”:与方处士比较,认为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胜一筹。
  • 无家寄泊南安县,六月门前也似冰。
  • “无家”:没有固定的住所。
  • “寄泊”:临时寄居。
  • “六月门前也似冰”:描述夏日里门前如冰般寒冷的景象。

赏析与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隐士的敬意和赞赏。诗人通过对比、设问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对方处士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