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忙忙起战尘,龚黄门外有高人。
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
【序】
南安方处士,余故人。
《晋史》载:司马相如赋《大人赋》,其词曰:“列仙八万,住世而浮。”
龚黄,汉龚胜、黄霸也。
方处士有《咏云薤竹》诗云:“一茎长似扫愁帚”。
“扫”与“席上先生未是贫”语意相谐。
盖言方之贫,犹扫除之不净耳。
【其一】
晋楚争雄起战尘,龚黄门外有高人。
【注释】
龚胜,字少卿,南阳新野人。王莽时征为谏大夫,以直言忤旨,下狱死。
黄霸,字文叔,颍川阳翟人。
晋、楚,皆指战国时之诸侯国,此处喻方处士之贫贱。
“起战尘”,言方之贫贱,正如尘土中之尘土。
龚黄门外有高人,言方之贫贱,犹古人之在朝廷也。
龚胜之清直,犹黄霸之贤明也。龚胜之死,犹黄霸之被谗也。
【其二】
一畦云薤三株竹,席上先生未是贫。
【注释】
云薤,云台名,汉光武封邓禹于云台,食其地也。
云台,山名,在河南修武县西北。
“一畦”,谓方处士所居之地,虽陋而清洁。
云薤,即云台也。
云薤三株竹,言方处士虽贫,然犹有三株竹可憩息,犹人之有书斋也。
席上先生,言方处士虽贫,犹有读书之乐也。
“未是贫”,犹言非真贫也。
【其三】
高风凛冽生秋气,雅量恢弘纳夏凉。
【注释】
高风凛冽生秋气,言方处士之志节高尚,令人敬仰。
雅量恢弘纳夏凉,言方处士之胸襟豁达,能容纳他人之短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方处士的高风亮节和宽广胸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