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自古忠义难两全,

义重于生情更深。

燕太子疑田生,

剑下之事已逝。

感我泪湿衣衫,

忠义之心永存。

赏析:

陈子昂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忠义之士的深深敬仰。他以田光先生为例,赞扬了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然而,他也指出,在现实社会中,忠诚往往被视为奢侈,甚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自古以来,忠义之人难得,可叹的是,燕国太子却让田生生疑忧。这一句直接点出了燕太子的疑心和对忠义之士的怀疑,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险恶和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燕太子的行为不仅阻碍了忠义之士的行义之路,也反映出了当时统治者的保守和短视。

我深感剑下之事已逝,悲伤使我泪湿衣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那些为了信仰和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们的故事仍然激励着后人。诗人的泪水不仅是对逝去岁月的哀悼,也是对那些英雄精神的缅怀。

自古忠义难两全,义重于生情更深。这句话强调了忠义与生命之间微妙而艰难的平衡。忠义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它往往意味着付出生命的代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忠义之士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品质所带来的巨大牺牲。

燕太子疑田生,剑下之事已逝。感我泪湿衣衫。燕太子的行为虽令人不解,但诗人对此并无责怪之意,反而用“已逝”二字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悲哀。诗人的情感在此处达到了高潮,他的泪水是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悼念,也是对当前不公现象的一种抗议。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田光先生》是一首充满悲壮色彩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忠义之士的深深敬仰,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矛盾性和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