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这首诗的原文是: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
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
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注释:
- 大运沦三代:意思是大运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历史变迁。
- 天人罕有窥:意思是天地之间的奥秘很少有人能够窥探。
- 邹子何寥廓:意思是邹衍这个人多么宽广博大。
- 漫说九瀛垂:意思是随意谈论九州的边界在哪里。
- 兴亡:指兴盛和灭亡。
- 千载:一千年。
- 今也则无推:意思是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以推求的东西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历史上的兴衰更替的一种感慨。他通过邹衍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邹衍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他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但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诗的第一句“大运沦三代”,意味着历史的变迁就像大江大河一样,历经了三代的变迁。第二句“天人罕有窥”,则是表达了人们对天人关系的困惑,很少有人能够窥探到天地的奥秘。第三句“邹子何寥廓”,则是以邹衍为例,赞美他的博大胸怀和广博知识。第四句“漫说九瀛垂”,则是讽刺那些只会空谈的人,他们的言辞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岛屿一样,无法触及实际问题。第五句“兴亡已千载”,则是感慨历史的兴亡变幻,已经经历了千年的沧桑。最后一句“今也则无推”,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现在的无奈,他认为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推求和思考的了。
整首诗通过对邹衍的赞扬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