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关山月
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
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
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
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
注释:
(1)裴回:徘徊、回旋的样子,这里指月亮在天空中缓慢移动。
(2)汉月:汉代的月亮。
(3)照尽天涯:月光照耀到了天涯。
(4)陇头:陇山的顶端,这里指遥远的边疆。
(5)影转:月亮的影子转动。
(6)寰海:大海,这里指整个天下。
(7)玉塞: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以玉石砌成而得名。
(8)笳吹:即“胡笳”,一种古老的乐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9)孤烽灭:孤独的烽火熄灭了。
(10)雁下平沙:大雁飞过平坦的沙地。
(11)摇落:草木凋零。
(12)登楼:登上高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关山月》之一,共二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全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一句“裴回汉月满边州,照尽天涯到陇头。”描绘了明月高悬于边州,光芒洒满了整个边疆的情景。这里的“裴回”形容月亮缓缓移动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同时,“汉月”也暗示了作者身处的地域背景。这句诗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展现了边疆辽阔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影转银河寰海静,光分玉塞古今愁。”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在夜空中的变幻。当月亮的影子转动时,整个天地都显得宁静下来;而月光的光芒则穿透了玉门关,照亮了过去与现在的忧愁。这里,“影转”和“光分”分别描绘了月亮的运动和光线的传播,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而“古今愁”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第三句“笳吹远戍孤烽灭,雁下平沙万里秋。”继续描绘了边疆的夜晚景象。在这里,“笳吹”和“孤烽灭”分别描绘了戍楼中的士兵吹奏乐器和燃起烽火的场景,以及它们在夜晚逐渐消失的过程。而“雁下平沙万里秋”则表现了秋天时节大雁南飞的画面,以及它们在广阔平沙上的飞翔。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四句“况是故园摇落夜,那堪少妇独登楼。”则将视线转向了诗人自己。在这里,“故园摇落夜”指的是秋天时节家中的萧瑟景色,而“少妇独登楼”则是诗人自己孤独登上高楼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对比自己和远方的家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同时,诗人也用“那堪”一词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它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首诗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