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
未奉君主诏,高槐昼掩扉。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思想及表达技巧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这里描写了将军的装束和气势,形象生动,突出了将军英勇善战的特点。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写将军勇武有力。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写将军凯旋归来,受到皇帝的赏识。

“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描写了将军凯旋后的喜庆场面,热闹非凡。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写战事紧张,烽火频传,边关形势危急;而边塞之地秋草丰美,马儿肥壮。

“未奉君主诏,高槐昼掩扉”,写诗人未能得到朝廷的任用,只能在家中闲居。

【答案】

译文:

将军身佩十斤重的铠甲,身着重锦制成的战袍。

猿猴般的胳膊能挽起强弓,像龙一样的胡须能挥动利剑

登上平乐宴会,刚刚打败匈奴归来。

楼阁上美女们欢笑不已,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傍晚时分烽火四起,秋日边塞草木繁茂,骏马肥壮。

没有接到君王的命令,只能在高高的槐树下掩映着门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兼咏物的小诗,借对古代名将的描写,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首联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写出了将军威猛雄壮的形象。“带十围”“重锦制”是对其外貌和服饰的描述。“十围”形容其身材高大魁梧,体魄强健;“重锦”则说明其穿着华贵的战袍。这两句既刻画出将军的英武形象,也暗含了他勇猛善战、功在战场的性格特点。

颔联通过描绘其战斗情景来进一步展示将军的英雄本色。“猿臂”比喻其臂力强劲;“虬须”则形容其须发如同龙一般威风凛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将军的武艺高强,更体现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颈联两句则是对将军凯旋归来场景的描写。“首登平乐宴”,意味着将军刚刚完成了一次辉煌的胜利;“新破大宛归”,则表明这次胜利是在击败敌人大宛之后获得的。这两处描绘出了一幅热闹喜庆的画面,展现了将军凯旋时的欢腾气氛。

然而好景不长,尾联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未奉君主诏”,意味着诗人未能得到朝廷的任用,只能在家中闲居;“高槐昼掩扉”,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这两句通过对比将军凯旋时的喜庆场面与诗人落寞的处境,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之情。

这首诗借对古代名将的描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同时,诗歌在描绘场景的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