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
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
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

【赏析】

《陇西行》,乐府旧题。李峤《陇西行》有“雪下阳关路”句,王维亦有《陇西行》诗。这首诗的标题是作者自拟的。从诗的内容看,当为边塞之作。

首句“雪下阳关路”,即景起兴,以“雪”代指边地风霜,以“路”代指征战之路。这既是实写,又是象征。在古代,阳关以“劝君更进一杯酒”而闻名,但此诗却以“雪下阳关路”为题,意在说明边塞苦寒,非人烟稀薄、生活艰苦之地,焉能“劝君更进一杯酒”?这里,诗人用反衬的艺术手法,突出了边塞的恶劣环境和艰苦生活。

次句“人稀陇戍头”,进一步点明地点,并交代出边塞之苦。这里的“人稀”,既指人烟稀少,又暗示着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同时,也写出了戍守边疆将士的孤独寂寞和凄凉悲戚。

三四两句“封狐犹未剪,边将岂无羞?”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把笔锋一转,由实入虚,从眼前景物联想到边防将领。他们虽然驻守边陲,守卫国家,但却不能收复失地,保卫家乡,反而还要被外族欺凌,这种处境和心情,怎能不令人羞愧呢?这是对边防将领的深刻批评。

五六两句“白草三冬色,黄云万里愁”,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把荒凉萧条的自然景色和边防将士的愁苦心情融为一体。白草、黄云、边塞,这些词语都给人以沉重压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

最后两句“因思李都尉,毕竟不封侯”,是对边防将领的再次批评。李都尉是唐代名将李光弼的号,这里用来借指那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边疆将士。然而,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但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这种结局与边防将领的职责和使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凝重,既有对边塞风光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将士们的深情厚意。它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描写边塞的生活和将士们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将士们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