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
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
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诗句:荒塞峰烟百道驰,雁门风色暗旌旗。
译文:荒芜阻塞的山峰间烟雾缭绕百道飞驰,雁门关外风色昏暗旌旗摇动。
注释:烽烟弥漫、山势高远之间,是一片荒芜阻塞的景象。在这片荒凉中,山峰间的烟雾如同百道飞龙,它们奔腾不息地穿越着这片天地。而在这辽阔的土地上,雁门关的风色却显得格外阴暗,仿佛是一片沉重的旌旗在风中飘摇,让人感到一丝压抑和不安。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场景,通过烽火与旌旗,传达出战场的紧张氛围和将军的英勇无畏。首句“荒塞峰烟”勾勒出一种苍茫而辽远的边疆景象,烟云迷离之中,似乎隐藏着未知的危险。次句“雁门风色”则点明了具体地点,这里的风不仅带来了寒意,也预示着战事的严峻。两句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战争即将爆发前的预兆图景。
第三联“破围铁骑长驱疾,饮血将军转战危”进一步展示了战事的激烈。铁甲骑兵如同狂风暴雨般突破敌人的防线,而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战场上转战迂回,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这不仅是对将领勇气的赞美,也是对战士们不屈精神的歌颂。
末联“画角吹开边月静,缦缨不信虏尘窥”则以宁静的氛围收束全诗。虽然战事暂时平静,但边疆的夜晚依旧深沉且充满未知。尽管虏尘已近,但将军和他的士兵们仍坚守岗位,不轻易动摇。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将士们忠诚的敬意,也寄托了对他们未来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和坚韧,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这种强烈的视觉和感情冲击力使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边疆诗歌中的佳作,值得细细品读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