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
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
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1.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 “兰焰”指兰花燃烧时发出的光芒,“芳芬”表示芬芳,“彻晓”意味着直到天亮,“开”表示开放。这里的“兰焰芳芬”形容兰花燃烧的美丽景象。“珠光新霭”指的是珍珠般的光彩与新的雾霭相互映衬。“映人来”描绘了这些光芒如何照进人们的眼中。
  2. 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 “歌迎”可能是在歌唱迎接之意,“甲夜”通常指正月初一的晚上,“催银管”可能是指用银制的乐器演奏,“银管”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影动繁星缀玉台”描述的是月光下星星闪烁的景象。
  3. 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 “朱门”指红色大门,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富贵或华丽的场景。“春澹荡”意味着春天的景色宁静而宽广,“芝火”可能指的是灵芝上的火焰,象征着吉祥和生机。”翠崔嵬”形容山峰青翠而高大。
  4. 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此时”指的是现在的时刻,”月色”指月光。”沾醉”可能是指月光让人感到陶醉,”何处游轮陌上回”询问的是在这美丽的夜晚,游人乘坐着小舟在乡间小路上返回的情景。

译文:
兰焰绽放至天明,光芒闪耀如珠。
歌声在新年的晚上响起,催促银制乐器奏响。
月亮下星星点点,如同镶嵌在玉石台上。
红色的大门前春色宁静,绿意盎然山峦耸立。
此时月光让人陶醉,不知何处小船上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元夕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以兰焰和珠光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温馨的氛围。接着,第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歌声与银管相呼应,形成了一种音乐与视觉的双重享受。第三句中的朱门和春景,则展示了京城之外的另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景色。第四句中,诗人将月亮与游轮结合,形成了一幅既静谧又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感慨,表达了他陶醉其中、难以自拔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