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

【注释】

  1. 窦侍御:指诗人的好友窦常。灵云池:在洛阳城南二十里,为古时王屋山余脉所环,故又名王屋山。
  2.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3. 清川:指黄河水。
  4. 江湖塞上:边塞之上有湖泊、河流,即边塞之上有江河。
  5. 军中:指军队。
  6. 临津树:指渡口的柳树。
  7. 向迥风:指远处的风。
  8. 夕阳连积水:太阳西下,倒影在水中。
  9. 边色满秋空:边疆的天空被秋天的景色填满。
  10. 乘兴:趁着高兴的心情;投辖:投下车辕上的辖,表示停车的意思。
  11. 邀欢:邀请欢乐。
  12. 持弱羽:指小鸟。
  13. 鹓鸿:指鸾鸟和鸿雁,古人认为它们能高飞远翔。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窦侍御泛舟于洛水的情态。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第一联“白露时先降,清川思不穷”。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河水也渐渐冷清,然而诗人对洛水的思念却是无穷无尽的。这里的“清川”指的是黄河的支流洛河,而“思不穷”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窦侍御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二联“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边疆的壮丽景象。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依然能感受到塞上的辽阔和壮丽。而船上的船夫则在军中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诗人的眼中显得格外英勇。
第三联“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在船上翩翩起舞的情景。歌声随风飘荡,仿佛在向远方的客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里的“临津树”指的是渡口旁的柳树,而“向迥风”则形象地描绘了歌声随风飘荡的景象。
第四联“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这句诗通过对夕阳和秋色的描述,展现了边疆的宁静与美丽。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映照出一片美丽的风景。而秋天的景色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联“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他希望和朋友一起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不要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份而避开那些美好的事物。而“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鹓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奈和挣扎。他虽然觉得自己如同小鸟一般柔弱,但仍然希望能够像鸾鸟和鸿雁一样自由地飞翔,与朋友们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情感和那份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