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悬日月。
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译文】
荆门山高气爽,江汉之水滔滔不息。此地人才辈出,有时诞生杰出才俊。如今你独自行走在道路上,你的飘逸思绪不时迸发。你怀有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千年来一直默默无闻。新碑矗立在那里,好句流传千古。你是刊刻石经的先驱者,最终仍然继承着古代典籍。我来欣赏你的雅作,我激动得情不自禁毛发竖起。季主荒淫无道,前代君王徒留空名。东周衰弱,两汉更显没落。西晋何其嚣张,五胡相互践踏。创作诗歌是为了表彰善举,比物仍要批评恶行。感叹之声无人倾听,面对此景只能空自叹息。
【注释】
荆山: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北。荆门:古地名,即荆山口。
气偏秀:山形秀丽。
江汉流不歇:指长江汉江水流不息。
精灵:指才智过人的人。
生才杰:产生有才能的人。
伊人:指作者自己。
逸思:远大的志向或出众的思想。
永怀:永远怀念。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后泛指文学。
千载:千年;长久的时间。
崔嵬:高耸的样子。《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曰:‘……而太山为小,楚为大。’”颜师古注:“崔嵬,高大貌也。”
刊石经:镌刻古文经籍于石上,作为学习的标准,后来称刊书为“刊石经”。
梼杌(táowù):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一种神兽。
披猖:《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又:“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奇逸‘(同“臆”),自古圣人莫能同也。”披猖:形容气势盛大。
披猖:气势盛大的样子。
唐突:冒犯、侵犯。
彰善:表扬好人好事。
恶讦:攻击坏人坏事。
将谓谁?对什么而言。谓:动词,是……的话。
空咄咄:徒然叹息。空:白白地;徒然;嗟叹。
【赏析】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七言律诗的第一篇。此诗首联写荆山的壮丽景色和江水的永恒流动,以“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领起下文,表明了对荆山美景和荆门英才的赞美之情。颔联写荆山的灵秀之气和江水的奔腾不息,暗寓了荆门地区英才辈出的盛况。颈联写荆门地区的人才众多,有时还能诞生杰出的人物。尾联写荆门英才的孤独处境,以及他们对时弊的愤慨之情。全诗通过对荆门风光的描写和对其人才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荆门英才的敬仰之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