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
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
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
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
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注释】: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
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
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
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
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译文】:
道路从阴山以北开始,漫漫长路雨雪飘洒。
长城边只有行人稀少,沙漠中马匹难以行走。
太阳落进流沙之中,瀚海之滨阴云密布。
剑柄在月光下颤动,军旗在霜风中飘扬。
追逐野兽时围成一片,交兵时一箭传递信息。
敌人移动了侦察位置,烽烟断绝了祁连山。
汉将手持符节出行,胡儿坐在弓上等待。
美丽女子转身离去,南去长安送别使者返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和北虏使为题,描写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全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具体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起句写离京出发时的情景。诗人站在城楼之上,遥望远方的阴山,只见白雪皑皑,寒风凛冽。他不禁感叹道:“啊!这漫漫长路,正是雨雪飘洒之时!”这里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接下来,他又转向了长城一带的景象。长城上的行人稀少,而沙漠中的马匹却难以前行。这是因为沙漠中的环境恶劣,水源不足,马匹无法满足其生存需求。这里的“过少”和“难前”都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不舍之情。
“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当太阳渐渐落下,诗人来到了流沙之地。在这里,他看到瀚海之滨的阴云密布,仿佛一片黑暗的世界。这里的描写既展示了沙漠的壮观景色,又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独和无助。
“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诗人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那些悬挂在旗帜上的刀环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芒,而那些高高的旌旗则在寒风中摇曳生姿。这些细节描写既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又增添了诗歌的动感。
“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最后,诗人描述了与敌人的战斗中的情景。他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敌人的包围中,而敌人之间则用箭来传递信息。这一情节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整首诗歌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