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
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
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
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
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
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杂曲歌辞·渭城少年行
赏析
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
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河边。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解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崔颢所做,描绘了唐朝都城长安(今西安)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百态。
首两句“洛阳二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描绘了春天洛阳的美景。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梨花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秦地行人春忆归”则表达了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秦地”,指的是当时秦国所在的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
接下来的句子“扬鞭走马城南陌,朝逢驿使秦川客”描述了长安城内的场景。这里的“城南陌”指的是长安城的南面街道,人们骑着马在街道上行走,而“驿使”则是古代传递信息的使者。这些使者来自远方的秦川地区(今陕西一带),他们带来了长安春天的消息。
第三句“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进一步描绘了驿使传递消息的过程。驿使从章台出发,将长安春天的消息带给了更多的人。这一细节揭示了当时通信的重要性以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同时,这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的交通发达和信息流通畅通。
接下来的诗句“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则描绘了皇宫和贵族府邸中的春意盎然。这些地方是春天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燕子开始筑巢,花儿竞相开放。这些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念此使人归更早,三月便达长安道”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使人”指的是那些因春天而思念家乡的人们。而“三月便达长安道”则意味着这些人很快就可以回到家乡了。这反映了唐朝时期人们的交流便捷性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长安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息流通和交通发达的特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的活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