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才不废诗,佐邑喜闲司。
丹陛终须去,青山未可期。
叶凋温谷晚,云出古宫迟。
若草东封疏,君王到有时。
【注释】
沈先辈:指沈佺期。唐高宗时宰相,曾任太子少保(正三品)。尉昭应:县尉。
馀才不废诗:余下的才华不废作诗的事。佐邑:辅佐县城。喜闲司:乐于做清闲的官。
丹陛:皇宫前的台阶。终须去:最终要离开。青山:指京城附近的终南山。未可期:不可期望。
叶凋温谷晚:树叶凋落了,山中温度降低,傍晚时分。云出古宫迟:云雾从古老的宫殿中升起。
若草东封疏:如草一样生长在东方,疏阔的草地。君王到有时:皇帝来了的时候。
【赏析】
此为送别诗,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是一首送别名士的诗。
首联“馀才不废诗,佐邑喜闲司”,写诗人虽年高有才,但还愿意在家乡闲居,以助于县令之职,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颔联“丹陛终须去,青山未可期”,写诗人对官场的留恋之情及对仕途未来命运的思考。“丹陛”,指皇帝的宫殿前的台阶;“青山”指终南山,这里借喻自己所在的京城附近的地方,用青山来比喻终南山的险峻,暗含着诗人自己不愿远离故土的情怀,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前途的忧虑。尾联“若草东封疏,君王到有时”,写诗人希望皇帝能够光临自己的故乡。“东封”,指东面的封疆,这里用来代指自己的家乡;“疏”,通“舒”,舒展、宽松的意思;“君”,指皇帝;“到”,来临;“有时”,表示将来有可能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诗人送别好友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他的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