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
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
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茜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
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竹的诗。首联“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以竹之生长地点为切入点,点染环境,渲染氛围。颔联“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写竹之常青不衰。颈联“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写竹之傲雪凌霜。尾联“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写竹之高洁脱俗、坚韧不拔。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意象优美动人,意境深远高远,情感真挚热烈。
【答案】
译文:
在东南方向生长着一片翠绿的竹子,独自拥有那最为优美的竹箭。它的枝叶从未凋萎,即使遭受风吹雨打,也绝不改变它的颜色和形状。它特别擅长于树木之外生长,更多地在寒冬中显现出它那挺拔的身姿。它的翠绿色彩突然显得葱茏茂盛,它那清澈的光华始终像茜色一样鲜艳。它皮上长出的斑驳的花纹犹如凤凰的羽毛般美丽,它每节竹子上都有龙文般的纹理清晰可见。我喜爱这种竹子,因为它坚守着自己的坚贞品格,并且愿意将它的美好寄托给那些有才德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抒怀的作品。诗中主要写了竹的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生长的地域(东南),二是生长的环境(林表),三是生长的状态(独美有筠箭)和经历(风雨),四是其性格与品质(守坚贞、含歌)。诗人通过咏竹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抒发自己坚持节操、热爱生活、珍重友情的思想感情。
首联“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点明题意,并总括了下文的描写。“绿竹”“筠箭”是竹子的通称,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东南”表明竹子生长的区域,而“独美有筠箭”则突出其特点。“独美”是说竹子之美无与伦比,“有筠箭”是说竹子之坚硬无比,这是竹子最主要的两个特征。
第二联“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写竹子的坚韧不屈。竹子四季常青,无论风吹雨打,还是严寒酷暑,都屹立不倒,这两句诗就是对竹子坚韧不屈精神的形象概括。
第三联“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写竹子的高洁。竹子在林中生长得最好,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傲立不倒。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又突出了竹子的精神气质,表现了竹子的高洁品格。
第四联“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茜练”,写竹子的色彩。竹子的颜色青翠欲滴,仿佛刚刚抽出的新芽,给人新鲜的感觉。“清光常茜练”则描绘了竹子的光泽,如同红色的绸缎一般,非常美丽。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竹子的颜色、光泽,还写出了它给人的视觉享受。
第五联“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写竹子的形状。竹子的皮上有许多斑点,如同凤凰的羽毛;竹子的节上有许多纹理,如同龙的纹路。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形状和纹理,让人感到竹子的神奇。
第六联“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总结全诗。这两句诗既是对竹子的赞美之情,也是诗人自身的志向。竹子具有坚韧不屈、高洁脱俗的品质,诗人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竹子一样坚韧不屈、高洁脱俗。
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意象优美动人,意境深远高远,情感真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