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西面住,出见世人稀。
老大谁相识,恓惶又独归。
扫窗秋菌落,开箧夜蛾飞。
若向云中伴,还应着褐衣。
【注释】
①三峰:即指西面的华山,古人常以山名代指所居之地。西面住:在西边住着。②出见世人稀:从华山出来看见世间人很少。③恓惶:忧惧不安的样子。④云中伴:云游四方的僧人,此处借指僧人。⑤着褐衣:身穿粗布衣裳。⑥“若向”二句:假如云游僧人能陪伴我,我们还应穿着粗布衣服。⑦“三径”二句:《论语·乡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庄子·逍遥游》:“吾将曳尾于涂中。”这里以孔子和庄子比韦应物。⑧“野径”二句:野径无人行,柴门闻犬吠。⑨“荒村”二句:荒村不见人,古树鸣秋蝉。⑩幽人:隐居的人,诗人自指。⑩“幽人”二句:《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西北隅。太城阙前道,居人共一道。”《文选·张衡<东京赋>》:“幽人潜处,栖迟容与。”这里用典,表明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华山隐居的诗。诗人以清高脱俗、淡泊名利的态度,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诗人居住在华山,出山见到世间少人。
颔联写诗人年老体衰,没有朋友可以交谈。
颈联写夜晚诗人独自打扫房间,打开箱子整理书卷。
尾联写诗人希望云游僧人能陪伴他,还应该穿着粗布的衣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意境高远、含蓄隽永,语言简练、朴素、平易。